克里斯汀破产清算!30年烘焙巨头轰然倒下,消费者储值卡何去何从?
突发事件!上海老烘焙巨头进入破产清算
3月20日,一则法院宣布引爆社交平台——上海克里斯汀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曾被誉为“烘焙爱马仕”、巅峰时期,拥有1000多家门店的行业巨头终于未能度过疫情后的消费冬天。消息一出,他们就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无数消费者惊呼:“我的储值卡还没用完!”
辉煌与突然落幕30年
克莉斯汀成立于1993年,曾是克莉斯汀中国烘焙业的标杆,以欧式风格和高端定位风靡长三角。2012年港股上市时,年收入近14亿元,门店遍布地铁商圈。近年来,新茶饮料的跨界冲击、网络名人烘焙的崛起,疫情叠加引起的线下消费萎缩,截至2023年,克里斯汀逐渐陷入关店潮,其门店已大幅减至200多家,财报显示连续亏损超过5年,负债高达7亿元。
消费者权益成为焦点,法院公告重点
根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债权人必须在5月20日前申报债权,但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者预付卡维权问题,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企业破产法》,储值卡持有人可以登记为“普通债权人”,但还款顺序较低,实际支付比例可能很低,现有消费者建立了权利保护小组,涉及未消费金额从数百到数万元不等。
行业洗牌加快,烘焙轨道如何破局?
近年来,克莉斯汀的倒下并非个案,85度C、宜芝多等传统品牌相继收缩,而传统品牌则相继收缩,鲍师傅、泸溪河随着“现烤+爆品”模式的逆势增长,行业分析指出,烘焙行业正面临三大转型挑战:
- 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
- 渠道变革:网上外卖、社区团购分流客户;
- 需求升级:Z世代更喜欢低糖健康、国潮联名产品。
储值卡自救指南、行业警示
消费者所关心的预付卡退款律师建议:
- 债权立即通过“12315”或法院渠道登记;
- 保留充值记录、合同等证据;
- 警惕“破产前促销”陷阱,避免二次损失。
此次事件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次事件中缺乏消费信心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更加谨慎,避免盲目扩大透支信用。
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生活的结束
克里斯汀的退出不仅是传统烘焙模式的一个微小缩影,也表明该行业即将迎来更激烈的创新竞争。当消费者拿起最后一块克里斯汀提拉米苏时,他们可能也在想:谁会把下一块蛋糕带到我们面前?
关键词优化:上海克莉斯汀、破产清算、烘焙品牌、预付卡维权、消费者债权、行业转型、网红烘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