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销70亿到集体关店:2019年12元鸡排,被年轻人的“消费分级”撕碎
“12元的大鸡排,现在连外卖都点不到……” 很多网友发现,曾经风靡全国的网友正新鸡排据不完全统计,正在悄然消失,2023年,正新鸡排闭店数量超过1万家,门店规模从巅峰时期的2.5万家急剧下降到不到1.5万家,这是2019年创下的年销售额70亿为什么神话中的“民族小吃”在短短几年内就落入神坛?
“12元鸡排”的黄金时代:低价策略成就了“下沉市场之王”
2010年前后,正新鸡排凭借低价战略迅速崛起,一份12元的鸡排,加上免费的酸梅汤,让它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当时,蜜雪冰城还没有全面扩张,华莱士还没有成为“小镇顶流”,正新鸡排几乎垄断廉价小吃市场,成为无数农民工的“解贪神器”。
2019年,正新鸡排店突破2万家,年销售额突破2万家,年销售额突破70亿元,一度超越肯德基、麦当劳,成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快餐品牌之一,这个时候悄然埋下了繁荣和衰落的转折点。
“消费分级”时代即将到来:年轻人不再为廉价买单
2020年以后,消费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变化。新茶、炸鸡汉堡、中式快餐纷纷崛起,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等品牌以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品类抢占市场;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年轻人要么追求更高质量的现制炸鸡(比如现制炸鸡)肯德基,麦当劳新产品),要么转向更便宜的预制菜或便利店食品。
正新鸡排的困境在于:既不够便宜,也不够好吃。
- 价格优势消失了:蜜雪冰城6元冰淇淋,塔斯汀10元汉堡,性价比较高;
- 质量缺乏竞争力:相比现炸的肯德基脆皮鸡或麦当劳麦辣鸡腿堡,正新鸡排的“冷冻肉+包粉”模式显得粗糙;
- 品牌老化:年轻人更喜欢网红小吃,而正新鸡排仍停留在“街边摊”的形象中。
特许经营模式:疯狂扩张后的质量控制危机
正新鸡排的衰落与其说是正新鸡排的衰落加盟模式失控密不可分。
- 盲目扩张:高峰期每年新增5000家门店,导致同区域恶性竞争;
- 品控下滑:一些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油、过期食材,口碑崩溃;
- 管理混乱:总部对加盟商的约束力较弱,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进一步加速了关门潮。
相比之下,华莱士,塔斯汀品牌也依赖加盟,但通过加盟,供应链管控和品牌升级稳定基本盘。
未来何去何从?如何突破廉价小吃?
正新鸡排的经历并非个案,许多曾经的“国民小吃”(如掉渣烧饼、土家酱香饼)他们都在经历类似的困难,在消费分级在此背景下,平价品牌必须做出选择:
- 要么是极端的性价比(如蜜雪冰城、华莱士);
- 要么提高质量(如塔斯汀的“现烤汉堡”策略);
- 要么创新类别(如最近爆发的“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
正新鸡排已尝试转型,推出了正新鸡排更高端的“新烤鸭脖”“新奶茶”,但市场反响平平。如果找不到新的定位,很可能会成为又一个被时代淘汰的“过时网红”。
没有永恒的“爆款”,只有不断迭代的消费需求
正新鸡排的兴衰印证了一条残酷的商业规律,从年销量70亿到万店闭店:低价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但不能长期留住消费者,在消费分级今天,年轻人不仅会为9.9元的咖啡买单,还愿意花30元买一杯喜茶。品牌要想生存,就必须准确把握需求的变化,否则过去再辉煌,也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正新鸡排关门、消费分级、平价小吃、加盟模式、蜜雪冰城、华莱士、塔斯汀、肯德基、麦当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