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西边最大的古会,青山古会开始了,逛会踏青吃美食

周至县西边最大的古会,青山古会开始了,逛会踏青吃美食

访客 2025-04-05 美食 53 次浏览 0个评论

青山古会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

[开始]春风拂过秦岭北麓,周至县西部的千年庙会——青山古会农历三月初八如期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古会上有很多年轻人拿着自拍杆。直播室里的“老字号”摊主正用陕西方言热情带货。无人机航拍下的庙会盛况在短视频平台上疯狂刷新。这场传统庙会始于唐宋,在数字经济时代焕发出惊人的新活力。

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食的“破圈”之旅

清晨六点,青山古会餐饮区已经飘起了袅袅炊烟,72岁的张桂芳老人正翻着直径1.2米的铁锅,金黄色的甑糕蒸汽中微微颤抖。“我家五代人都在庙会卖蒸饼。今年孙子教我用手机接单,早上订了200多份。”不远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至醪糟传承人王建军架起直播设备,镜头前展示传统发酵工艺,观众人数瞬间超过5000人。

周至县西边最大的古会,青山古会开始了,逛会踏青吃美食

这些承载着农业文明记忆的东西传统美食,通过三条路径实现现代转型:

  1. 数字化营销:80%的老摊主开通了移动支付,30家商户进入外卖平台
  2. 体验升级:设置DIY体验区,游客可参与制作汽巴、磨豆腐等工艺
  3. 文化赋能:每种食物都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卡。扫描代码可以观看和制作纪录片

文化旅游融合新场景:从庙会到“沉浸式剧场”

今年庙会最大的亮点是沿袭千年农耕祭祀仪式与AR技术的完美结合,游客戴上特殊眼镜,可以看到虚拟的“春神句芒”在真实场景中播种。这种古今对话的创意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游客。“我没想到传统文化会这样玩!”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李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体验视频获得了2.3万个大拇指。

周至县西边最大的古会,青山古会开始了,逛会踏青吃美食

庙会组委会创新创造了三大体验场景:

  • 时空走廊:通过全息投影再现明清庙会盛况
  • 智慧导览:微信小程序提供实时人流监测和个性化路线推荐
  • 文创市集:20个本土设计师品牌推出秦岭生态主题限定产品

流量变为“留量”:乡村振兴的庙会经济学

青山古会周至县文化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庙会前三天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到95%,农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这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庙会+”运营模式:

周至县西边最大的古会,青山古会开始了,逛会踏青吃美食
  1. 产业联动:周边8个村建立特色农产品直供渠道
  2. 人才培育:开设“新农培训营”,培养短视频创作、电子商务运营等技能
  3. 基建升级:新建生态停车场、智能厕所等配套设施

“我们正在将为期15天的庙会效应延伸到全年。”据文化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依托庙会IP打造的庙会效应。秦岭民俗体验基地下半年开放,预计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当无人机镜头经过寺庙博览会现场时,古秦腔与电子支付提示音奇妙融合。这幅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画面是中国农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青山古会转型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千年庙会也可以成为Z一代人追求的“顶级”。这次春季约会正在书写一种新的乡村振兴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朝日新闻社-最新热点新闻,本文标题:《周至县西边最大的古会,青山古会开始了,逛会踏青吃美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