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越南故宫,和中国故宫格局一致,宫内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弘

探访越南故宫,和中国故宫格局一致,宫内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弘

pikaqiu15 2025-04-19 旅游 11 次浏览 0个评论

汉字飘香,气势恢宏,东方古韵再现

在东南亚的宏伟地图上,越南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习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且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宝藏——越南故宫,这座宏伟的建筑与中国故宫的格局一致。宫殿里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宏,仿佛穿越时空,在世人面前再现东方古韵。

参观越南故宫:汉字飘香,气势恢宏

越南故宫,又称顺化皇城,顺化市位于越南中部,是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的皇宫。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城,仿佛踏入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与中国故宫一样,越南故宫的建筑风格和布局规划展现了东方建筑的独特魅力。

探访越南故宫,和中国故宫格局一致,宫内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弘

格局一致,东方魅力

一踏入越南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整个皇城的布局严格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规范设计,中轴线对称,层层递进。午门太和殿,再到紫禁城,每一座建筑都和中国故宫一样,让人不禁感叹东方文化的深远影响。

探访越南故宫,和中国故宫格局一致,宫内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弘

汉字芬芳,文化传承

漫步在越南故宫在每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汉字已经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牌匾、对联、碑文还是题词,汉字的存在不仅凸显了越南与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也让人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越南故宫汉字文化吸引了众多汉语爱好者的关注。

探访越南故宫,和中国故宫格局一致,宫内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弘

气势恢宏,历史回响

越南故宫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高耸的城墙、雄伟的大门和精致的雕梁画栋都展现了皇家风格。尤其是在夕阳的映照下,整个皇城更加庄严肃穆,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球热门话题,越南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保护与修复工作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适合当前热门话题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越南故宫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越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越南故宫作为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来参观。

随着文化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越南故宫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众多游客打卡的圣地,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们对历史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越南故宫游客数量不减反增,成为越南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保护与继承:未来展望

越南故宫保护和继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价值,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越南政府增加了规模越南故宫在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修复工作,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努力使东方古代魅力的瑰宝焕发新的活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越南故宫有望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领域取得更大突破。我们期待着这座东方宫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探访越南故宫,不仅是历史的穿越,更是文化的洗礼。在这座宏伟的东方宫殿里,汉字芬芳,古韵悠长,让人感叹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当前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越南故宫毫无疑问,它将成为连接中越两国乃至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让我们期待这座东方古韵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一座被遗忘的“中国故宫”,满城都是汉字碑

为什么到处都是汉字?” 站在越南顺化皇城(Imperial City of Huế)在午门前,很多中国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被称为“越南故宫“宫殿群,不仅仅是建筑布局和北京故宫就像这样,连宫墙上的牌匾、对联、碑文都是工整的汉字书法,在Tiktok上,#越南故宫 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000万,沉睡在东南亚的“中国影子”正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新打卡地。

中越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作为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顺化皇城(1802-1945)始建于1804年,其设计完全参照中国《周礼·考工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从午门太和殿乾成殿,就连护城河也与紫禁城的金水河高度相似。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刻着汉字文化的烙印:

  • 太和殿匾额上的“太和殿”三字与北京故宫相同;
  • 挂在宫殿柱子上的对联都是用楷书写的,内容多来自《论语》和《孟子》;
  • 所有的皇家档案《大南实录》都是用中文文言文编写的。

“它比韩国景福宫更像中国。” 一位专门研究东亚建筑的学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的确,虽然朝鲜王朝也使用过汉字,但其宫殿的牌匾主要是韩语(训练人民的声音),而顺化皇城则使用汉字官方文字沿用至20世纪初。

越南汉字:从“正统”到“争议”

在越南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称为“”儒字但1945年,胡志明宣布实施拉丁化文字国语字“之后,汉字逐渐退出日常领域,顺化皇城的汉字碑文成为特殊时代的见证:

  • 文化断层:大多数越南游客已经无法阅读宫墙上的汉字,需要依靠翻译APP;
  • 旅游卖点:当地导游会特别强调“这些话来自中国”,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 民族主义争议:一些越南网民认为,过度宣传汉字元素是“文化依恋”,而历史学家则反驳说,“否认汉字等于切断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跟着中越经贸合作升温(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300亿美元),越南民间兴起汉字热河内大学中文系报考人数三年增长400%, TikTok#学汉字 标签播放量达8亿次。

顺化vs北京:两座故宫的命运分野

虽然建筑同源,但两座“故宫”的现状却大相径庭:

对比维度 北京故宫 顺化皇城
保存状况 完整修复,年游客1900万 在越南战争中被美军轰炸,70%的建筑被破坏
文化定位 中华文明的象征 联合国“濒危文化遗产”
商业开发 文创年收入超过15亿元 主要依靠门票(约60元)

2023年,越南政府启动了“顺化皇城数字化“项目,用3D技术还原被毁世祖庙延寿宫等待建筑,中国故宫的修复团队也应邀参与合作,这种“文化反馈历史”的模式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

Z世代遇见东方美学,Z世代遇见东方美学

在Instagram上,穿着奥黛(越南传统服饰)在皇城拍照的帖子已超过50万条,年轻游客特别喜欢这些汉字元素:

  • 打卡点1:太和殿前的“太和殿前的”万世永赖“碑(越南版“江山永固”);
  • 打卡点2:显仁门上的“德配天地"匾额;
  • 隐藏玩法:寻找散落在角落里的东西中国古诗词刻石。

“没想到在越南能看到王羲之风格的书法。”一名中国学生发布的比较视频获得了20万的好评,而越南博主则获得了20万的好评@Huế_360巧妙地将汉字碑文与周杰伦的《兰亭序》混剪,让古字焕发出新的生命。

跨越边境的文化回响

站在顺化皇城的城楼上,既能看到香江的波光粼粼,又能看到远处山丘上的波光粼粼美军碉堡遗迹——这座宫殿不仅是东方礼制的完美复制品,也是殖民和战争伤痕的载体。

也许正如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吉祥所说:“文化遗产没有国界,它属于所有被它滋养的人类。“当中国游客在这里识别祖先的文字时,越南青年通过汉字重新发现历史。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本身就是文明最感人的延续。

(本文关键词:越南故宫顺化皇城汉字文化阮朝中越文化北京故宫

转载请注明来自朝日新闻社-最新热点新闻,本文标题:《探访越南故宫,和中国故宫格局一致,宫内到处都是汉字,气势恢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